7月14日上午,区委书记崔邦文就安全生产、防汛减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等工作深入一线开展实地调研。相关街道及区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 安全生产事关民生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崔邦文...
为全方位多角度做好创城各项工作,河西街道积极行动,明确工作思路,突出重点任务,把创城工作常态化作为提高居民文明素养、推进社会治理的有效路径,以实际行动为创城加码助力。 细排查,压实责任...
褪色的春联,斑驳的木门,房前的老树……这座细腻逼真的微缩景观模型是否让你好似看到了充满烟火气息的故乡老屋。今年45岁的衡水手艺人王伟热衷制作微缩模型,还原老房子。“用微缩模型保留故乡记忆,彰显乡...
当前,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扎实推进。9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浙江、江西考察时,对第二批主题教育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为持续开展好这件“事关全局的大事”指明方向。一起学习。...
“我是党员,让我来!”“我们去小区,看看能做点什么”……11月1日至4日每天上午6点半到9点半在全区开展全员核酸筛查,各乡镇街道、区直各部门第一时间响应区委安排部署,组织党员干部下沉到居住地...
为进一步便利市民办理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业务,市交警支队在市区上牌需求较高、上牌率相对较低的区域,补充13个电动自行车登记代办服务网点。目前,他们已在全市设置457个网点,并延长登记攻坚...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学习党的历史、总结党的历史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提高到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要地位。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定“历史自信”。笔记君梳理了总书记的有关重要论述,与大家一起加深学习领会。
“总结历史是为了使全党从历史进程中洞察历史发展规律和时代发展大势,提高认识水平和辨别能力,增强锚定既定奋斗目标、意气风发走向未来的勇气和力量,更加清醒、更加坚定地办好当前的事情。”
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
2022年1月1日,《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这篇重要讲话《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
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了“历史自信”这一概念并作出深刻阐释,强调:“《决议》既回顾了党百年恢宏壮丽的奋斗历程,又阐述了党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马克思主义、人类进步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充分显示了我们党高度的历史自信,向党内外、国内外展示了一个百年大党的清醒和成熟”,“每一位中国共产党人都有理由为此感到自豪”。
如何理解“历史自信”?
——“高度的历史自信”,源于党的奋斗成就。
在历史上所谓“盛世”中,“广大劳动人民受剥削被压迫的地位始终没有改变”;
近代以后进行的种种探索都未能根本改变这种状况,“中国依然是山河破碎、积贫积弱”,“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苦难和屈辱之中”。
这一切,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发生了彻底改变。习近平总书记用“三个深刻改变”高度概括党领导人民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通过历史事实的鲜明对比,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也没有辜负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高度的历史自信”,源于党的世界贡献。
我们党领导人民不仅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而且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特别是现代化建设规律的高度,深刻指出:“这些前无古人的创举,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高度的历史自信”,源于党的奋斗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回顾我们党经历的困难、遇到的挑战、遭受的挫折,深刻指出:“我们党在人民支持下,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困难、修正错误、走向光明,可以说是几度绝处逢生、几度柳暗花明。正是在这样的千锤百炼中,我们党愈益强大和成熟起来。”
总书记明确要求,全党要“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咬定青山不放松,风雨无阻向前进。”
2021年12月27日至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
在这次专题民主生活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谈到了坚定“历史自信”。
——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历史进程的认识越全面,对历史规律的把握越深刻,党的历史智慧越丰富,对前途的掌握就越主动”。指出,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全社会开展党史总结、学习、教育、宣传,强调全党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就是为了增加历史自信、增进团结统一、增强斗争精神。
——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能否继续交出优异答卷,关键在于有没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一百年来,我们党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致力于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天下为公,人间正道。
今天,我们完全可以说,中国共产党没有辜负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是我们党具有历史自信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党在中国执政并长期执政的历史自信,也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继续前进的历史自信。
——历史认知是历史自信的重要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唯物史观、正确党史观,在党和国家历史问题上正本清源,取得了显著成效。
总结成绩,分析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指出: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要真正解决好这个问题,仍然需要党郑重、全面、权威地对党的历史作出科学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推进党史总结、学习、教育、宣传,让正确党史观更深入、更广泛地树立起来,让正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和全体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年坚定历史自信、筑牢历史记忆,满怀信心地向前进。
(二)中央政治局专题民主生活会